佛山拼团购房195群(180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49人申请入群

房地产大佬眼中楼市危机 潘石屹:不看好住宅地产

王健林等6大佬眼中楼市危局 潘石屹:不看好住宅地产

发布时间: 2014-10-07 14:15:33

来源: 楼盘网

分类: 房产时评

3089次浏览


“房地产崩盘是迟早的事,有房赶紧卖是明智的人”,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,在自己6000平方米的豪宅里,对当下扑朔迷离的房地产走势,做出了令人稍感意外的判断。

作为制造业为数不多的巨头,曹德旺对于房地产的预言可谓来自切肤之痛,在地产业链条成为经济主要增长方式,而迅猛发展的十年内,原材料价格、土地价格、用工成本的飙升,让实业主们苦不堪言。加之信贷、投资与政策持续为地产领域所吸引。“你若安好,便是晴天霹雳”成为坚守实业、远离地产的曹德旺们,始终无法言说的独白。直到今天,机会来了。

从1998年住宅地产市场化改革至今,中国楼市历经房价高潮迭起的集体记忆,也数次感知政策强制下的行政降温。瞬息万变,风风火火一直是舆论眼中,地产行业的常态气质。而16年来,观察中国房地产界的人物群像,却极为罕见的如今天这般,充斥着,冷静、沉默、忧思、疑惑、谨慎等复杂又矛盾的行业表情。难道楼市的变局之年真的到来了?

相比地产链条消费终端的购房者和个人投资者,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,更加紧扣市场与政策的脉搏,他们胜败存留的田野生态,将很大程度上佐证,中国楼市未来的起落。

潘石屹夫妇:我们不看好中国的住宅市场

“我们不看好中国的住宅市场,过去几年里,在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房价猛涨,很难再维系。”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略显庆幸地谈起自己几年前就做出的战略选择。

“我们还是看好北京、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,包括写字楼、商铺,这是我们的基本判断”。以他的观察,住宅的租金回报率只剩1%,已经非常之低。而写字楼的租金回报率至少在6%。与此同时,对于中国二三线城市存在的商业地产泡沫,潘石屹也颇为认同。

夫唱妇随,“这就是我们把重心放在北京上海的原因”SOHO中国CEO张欣说,“这里有足够多的白领,而二三线城市是缺乏这类消费人群的”。

商业地产的转型阵痛

如今在地产商中,持有型商业物业转型写字楼,似乎已成为最时髦的救命稻草。“如果中坤没有旅游地产的话,将死无葬身之地”,作为中国房地产红利最早的民营经济获益者,自嘲从一无所有成长为传统土豪的黄怒波,也经历着这种阵痛。

房地产和旅游投资是黄怒波的中坤集团两大主营业务。在他当年的战略判断中,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,所有资产价格也必将随之走高,希望持有1千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不卖,因此至少保证资产溢价能超过企业贷款所缴纳的利息。直到互联网电商时代,颠覆了传统零售业和商业地产的商业模式。“这是致命的”黄怒波口吻变得肯定,“所有传统买衣服的铺子都不可能挣钱,电商这几年的杀伤力太强,所以这个时候持有大量的物业就变成了灾难。”

黄怒波:大多数地产商这次都过不去

基于这种判断,黄怒波和他的中坤投资集团开始了转型之路。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举措,就是将北京大钟寺大面积的商铺改成写字楼,即便在迁移商户、写字楼改造过程中,中坤经历了包括融资困境、上榜失信人名单等问题,但也丝毫无阻黄怒波的转型决心。“地产商开始完蛋了,如果说转型的好,就能撑过去不饿死,如果不好,大多数地产商都过不去。中国经济还有两三年的困难期。”黄怒波说。

话至如此,新的猜想在于,当所有商业地产转型求生的希望都放在写字楼上时,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写字楼市场,又是否会因为过剩而产生泡沫呢?

商业地产的泡沫风险

“中国商业地产将比住宅地产摔得还要惨”在两年之前,银泰老总沈国军就做出了这样的预言。时至今日,他依然不改当时的观点。即便住宅地产现在面临很大问题,但依然可以通过调价、促销、取消限购、放松房贷等措施这些去消化部分存量,有些城市政府还可以收购过剩产能作为廉租房。但如果建了过量的商业地产,房企没有招商能力、经营能力、管理能力,政府也无法有效管理,收拾残局。“现在各地开放商的商业地产项目,同质化非常严重。两年前,光是成都的高新区,在做大型商业物业的就有一百多个。浙江的某个县级市,单体超过十万平米的购物中心就有20个。与此同时,中国大陆真正有大型商业物业招商营运能力的地产开发商,也就五六家。” 沈国军说到。

有关2014房地产的民间舆论,最大的特色在于,看到地产商日趋紧缩与分化,许多购房者以观望的情绪,等待买方市场的不期而遇。这也成为许多房企在今年降价保量的直接原因,甚至成为压倒部分房企的最后一根稻草。正如黄怒波的观察,“好的时候什么都好,坏的时候厄运都来了。”

“房地产商开始两极分化”SOHO中国CEO张欣也赞同这样的行业趋势。像SOHO这样的公司,贷款量非常低,企业负债率从未超过10%,手上也拿着大把现金,就等待着谁的项目要卖我们买。还有一类,贷款量已非常高,销售也卖不动。未来的十年,房地产进入一个缓慢增长期的话,现在这五万家开发商肯定有相当一批被吃掉。

金融界已把地产划到限贷和危险的行业

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,对于资金周转速度的要求非常高。多年以来,一些中小型地产开发商,通过银行信托,第三方理财等各种金融产品取得资金,造成获取资金的成本高企。或许正因为看到了衍生金融产品,类似的潜在风险。银监会在本月初对信托行业做出预警,谨慎将资金流入房地产项目投资领域。

国家统计局9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8个和67个。面对市场的不安,地方政府救市的动作如约而至。近日,继珠海取消限购政策后,在全国大中城市中,只剩下北上广深和三亚5个城市仍然坚守严格限购的堡垒,尚未作出调整。以杭州与南京取消限购后成交量的有效回暖的数字来看,房屋均价并没有攀升。目前限购政策放开的效果,更倾向于开发商的资金回笼,以及年度销量的旺季冲刺。

“现在整个地产业不是限购松绑能解决的问题,而是贷款困难,整个金融政策的问题。整个金融界已经把地产划到了一个限贷的行业,危险的行业当中。”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谈及这个话题颇为沉重。正如近期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的,放宽首套房认定,降低首套房商贷利率等呼吁一样,地方政府“落花有意”依然难阻银行大佬们“流水无情”的踟蹰不前。银行对房地产行业,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惜贷,加速着地产商们的忧虑。

“很多企业真的只差那一口气就活过来了”

进入2014年,经济下行风险抬头,外加近两年不断新冒出的不良资产,银行逐渐加强风控手段。信贷结构上倾斜大型国有企业,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更加严格,这种惜贷谨慎尤其体现在地产项目中。中坤集团旗下的北京大钟寺项目,也因银行不愿提供十几亿的贷款,使得黄怒波无奈出让该项目的股权与债权,从而与自己一手培育起来的优质项目失之交臂。

“很多企业真的只差那一口气就活过来了”金融危机期间,因高调收购冰岛土地而名声大噪的黄怒波,对此无可奈何。

房企要想活下去 必须具备的三种特质

一叶知秋,而秋天来了,冬天还会远吗?因此在大型地产商都在备好过冬干粮的今天,未来几年的行业洗牌中,强者愈强,弱者出局。能活下来的房地产企业一定具备三种特质,首先是手中充足的现金流,其次是较低的资产负债率,最后果断的转型策略,主动拥抱新的商业思维模式,如互联网。而这三样也仅是基本素质。

中国房地产是否真的要崩盘

说了这么多,房地产真的迟早要崩盘吗?

不会那么糟糕。第一,中国房地产按揭比例高,都是30%的首付款,信贷杠杆率不算高。

第二,中国的就业率还可以,使得购房市场能够保持持续的支付和还款能力。

第三、中国毕竟城市化才刚刚开始,城镇化建设就必然涉及医院、学校、住房、商场等设施,这其中房地产是主要行业。这一点始终被包括任志强、王健林在内的知名地产商,作为地产朝阳产业的判断依据,所反复强调。基于这一点,即便地产暴利难以为继,但是崩盘几乎无可能。

第四,商品住房的需求目前的虽然在降低,但政府所主导的保障型住房,以及所对应的住房刚需还将持续升高。正如《北京市住房保障条例》出台,解决保障型刚需一样,保障型住房系统的假设,还需要依赖各地政府的决心和效率。

第五,作为许多地方政府土地财政,债务抵押的支撑,房地产与地方经济的共生程度非常高。尽管中国经济已到了对于结构畸形不得不调整的地步,尽管土地财政和地产投资拉动,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尽管央行经济学家认为,各银行对于房地产总贷款其实不超过25%的判断,为了避免可能的经济硬着陆和金融系统性风险,政府估计也终将管不住那只躁动的手。

更多消息请关注:佛山房产网

责任编辑: qinteli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